改革開放30多年來,我國約有70%的技術創新、65%的國內發明專利和80%以上的新產品來自中小企業,其中95%以上是非公有制企業。
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,要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、加快生產力發展,就必須毫不動搖地鼓勵、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。正是堅持這個“毫不動搖”,這些年來,非公有制經濟不斷發展壯大。數據顯示,目前,全國登記注冊的私營企業已達900多萬家,個體工商戶超過3600萬戶,注冊資金總額達到24.3萬億元,從業人員超過1.8億人,非公有制經濟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全國的一半以上。
目前國有大企業與民營企業和諧共贏的局面已經形成。中國移動帶動了華為、中興等設備制造商等多分支領域的發展。據不完全統計,與中國移動合作的2000多家內容服務商中民營企業占90%以上;中國建材集團通過資本運營、聯合重組眾多私營企業,改變了浙江水泥市場無序競爭的狀況,結束了數年全行業虧損的局面……
考察一個國家所有制結構是否優越,關鍵要看是不是符合經濟社會發展要求,是不是能夠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。始終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讓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相互公平競爭、發揮各自優勢,共同推動生產力發展和現代化建設,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必將在改革發展中展現更多生機活力。
實踐證明,公有制經濟與非公經濟完全能夠做到共同發展、協調發展。如今,在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進一步鞏固的同時,非公有制經濟也已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推動力量。堅持“兩個毫不動搖”,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既實事求是又與時俱進的執政智慧,推助了社會主義中國舉世矚目的騰飛跨越。 (馮蕾整理)
國家頻出政策支持非公經濟
2000年,印發《關于鼓勵和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的通知》;
2002年,黨的十六大提出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兩個“毫不動搖”;
2005年,出臺《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》;
2009年,出臺《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》;
2010年,出臺《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》;
2012年,出臺《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》。
(李慧整理)
- 上一篇:
-
(科學發展 輝煌成就)沒有異味的石化工廠
已是第一篇
-
(科學發展 輝煌成就)沒有異味的石化工廠
- 下一篇:
-
“國家脊梁”更堅強
已是最后一篇
-
“國家脊梁”更堅強